生活中总是耳朵痒是怎么回事 - 北京耳鼻喉科
很多人都会有耳朵瘙痒的情况,瘙痒时不自觉地用棉签或挖耳勺清理,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对耳膜带来伤害。其实,我们人的耳道里有丰富的神经,当有异物进入或者是有皮肤破损、其他疾病等,会刺激到这些神经,引起耳朵痒的感受。皮肤破损、耵聍、细菌真菌引起的外耳道炎、中耳炎、异物等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如果反复出现耳朵瘙痒,需考虑耳朵疾病问题。如果皮肤破损,或者因为怀疑有耵聍,所以掏耳朵而引起的皮肤破损,会产生瘙痒的感受,这时候请避免掏耳朵,以免皮肤进一步破损而引发更严重的炎症。
外耳道炎为外耳道皮肤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有真菌感染则称外耳道真菌病。患者觉耳部刺痒、灼热感,在颞下颌关节运动财感到耳内疼痛。轻者无症状,仅检查时发现。合并细菌感染时,可有耳痛、流脓。
耳真菌病又称真菌性外耳炎,系真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占耳感染的15%~20%,是真菌感染所致。
引发外耳道真菌病的病菌种类繁多,主要有曲菌(黑曲菌、黄曲霉菌、熏烟色曲菌、土曲菌等),占80%~90%;其他较多的为青霉菌、帚霉菌、毛霉菌、根霉菌及念珠菌等致病性皮肤癣菌(如紫色毛霉菌等)。合并感染的细菌中,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等。
早期会有耳内发痒或奇痒及闷胀感,有少量水样分泌物。若因炎症使脱落的上皮与菌丝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盖在鼓膜表面,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若有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及流脓。
检查时多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者烟灰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甚似发霉。揭去苔膜,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将霉苔置于载玻片上,滴加少许10%氢氧化钾溶液,盖妥并适当加温,若于显微镜下见到菌丝体或芽胞状物,即可明确诊断。
引发真菌性外耳炎的常见因素如外耳道皮肤受外伤,水或分泌物的浸渍,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软化,丧失防护能力,细菌得以侵入。局部原有皮损如外耳道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以及局部潮湿、外耳道损害如挖耳及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另外,有变态反应体质患者,易使病程迁延,致呈慢性。
由于大部分的耳朵痒,特别是有挖耳朵习惯的人,可能是由真菌引起的,这时候需要用抗真菌的药物。无论如何,耳痒以后千万不能掏耳朵。因为不能保证使用工具的卫生性,可能会带进了细菌真菌,引起耳朵感染,越痒越掏,越掏越痒,这容易引起恶性循环。
另外,可能掏耳朵时用力过猛,不小心戳破鼓膜,引起听力下降,反而得不偿失。如果耳朵存在奇痒、难以忍受的情况,建议去医院耳镜检查,对症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耳朵痒可以使用这些方法。
按摩耳朵:在耳朵发痒的时候,可以轻轻柔柔地按压耳朵,有助于止痒。
动动嘴:不正确的挖耳朵行为容易引起耳朵感染,给耳道健康埋下隐患,甚至影响听力。
很多时候耳朵痒是因为耳道中积累太多的耳屎了。在正常情况下,耳屎是可以借助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所以,耳朵痒的时候,不要动手!要控制好自己!动动嘴就能止痒了。
由于真菌性外耳道炎难以彻底治愈,容易复发,所以要从一开始就要进行有效预防。平时在生活中做到起居规律,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要注意耳朵卫生,不要经常挖耳破坏耵聍的保护功能;不可随意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
如出现奇痒难忍或出现异常分泌物时,最好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得到正确的治疗。如有外耳道或鼓膜炎症,其应用一般不能超过2周,以防继发外耳道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