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与护理是什么呢?
相信大家对产后出血并不是特别陌生。要知道这种病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很大。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护理是什么?我们来看看它的相关内容。
1 临床资料
1994年至2003年,我科住院128例产妇出血1000毫升以上,其中初产妇86例;42例产妇;5例未进行产前检查;18例产后出血转入我科;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年龄28.8岁。分娩方式:剖宫产38例;自然分娩90例;子宫切除术5例;出血量1000-2000毫升12例;2000-3000毫升12例;3000-4000毫升3例;4000毫升以上者1例。出血原因:96例子宫收缩乏力(占75%);胎盘因素16例(占12.5%);软产道损伤12例(占9.37%);2例凝血功能障碍(占1.56%);子宫破裂2例(占1.56%);98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占76.5%);治愈126例(占98%);上级医院治疗2例(占1.56%)。
2产后出血护理
2.1.预防和监测产后出血
2.1.1.对于有风险的产科,医院应组织建立孕妇救援机构,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注意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产科急诊意识,尽量减少产科医疗纠纷和错误。产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危险、紧急、严重的救援监测和护理,掌握救援常规和急救技术,掌握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性能、原理和使用方法。
2.1.2.产后出血发生在异常分娩和并发症的孕妇身上。要认真做好产前监测筛选高危孕妇,做好分娩前抢救准备。
2.1.3.在分娩期间,应加强分娩监测,注意产妇的休息和营养补充,了解产妇与产妇的心脏沟通,进行心脏咨询,排空膀胱,防止产程延长。产妇衰竭等因素导致产后子宫收缩疲劳。如果使用抗高血压镇静药物,应适当使用药物,避免过量,以免影响子宫收缩。
2.1.4.对于可能产后出血的产妇,如双胞胎、羊水过多、滞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严重妊娠高血症、产妇、现有产后出血史等,可在胎儿前肩分娩后注射肌肉注射或静滴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
2.1.5.产后出血常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 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是加强子宫收缩。因此,当发现产后出血时,无论原因如何,都应首先按摩子宫,使用收缩剂加强收缩,并进一步检查原因。产后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恢复、出血等。
2.2.产前、产时监测
2.2.1.产前应定期检查,加强健康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高危妊娠因素和产前保健教育,提高孕妇孕期保健意识,了解孕期相关知识,教育孕妇自我监测技能(自检胎动、识别胎动异常、掌握产前检查时间、预产期等) 。尽可能提高孕妇自身的保健质量和技能。我们的医务人员应特别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管理,定期随访和记录。
2.2.2.产时监护
2.2.2.1.第一产程应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儿心脏、收缩变化、定期检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儿暴露位置,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迟和停滞,如手术助产或剖宫产准备术前准备,防止产后出血,使用催产素保护,仔细观察滴落速度、胎儿心脏、收缩。
2.2.2.2.第二产程应注意胎儿心脏的变化和科学分娩,特别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分娩后立即监测出血量,采用体积法收集出血量。
2.2.2.3.第三,注意识别胎盘剥离的迹象,避免过早、粗糙地挤压子宫或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分娩,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仔细检查胎盘分娩后软产道是否有裂纹,及时缝合。
2.2.2.4.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如果2小时内出血量超过200ml,应积极查明原因,并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和全身情况,检查宫底和出血,掌握和识别产妇大出血休克的一些症状,如口渴、打哈欠、头晕、恶心、呕吐、易怒、胸闷、呼吸急促、冷汗、面色苍白、脉搏虚弱、血压下降等。
2.3.抢救产后出血
2.3.1.集中人力物力,快速有效地补充血容,抓住救援机会,立即建立军队双通道静脉通道,尽可能使用留置针,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根据病情掌握正确的静脉输液速度,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避免急性肺水肿。保持呼吸道畅通,有效及时吸氧。最好用面膜给氧,流量为4-6升/分,观察氧果,如面色、指甲是否红润、呼吸是否稳定。
2.3.2.产后出血容易休克,一旦休克,护理人员必须冷静、冷静,同时保暖、吸氧,积极促进子宫恢复,确保抢救工作有序,立即紧急检查血型,采血,应在短时间内补充失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准确测量出血,详细记录。
2.3.3.徒手按摩子宫底部,刺激子宫收缩,闭合子宫壁血窦。方法是将子宫推到耻骨联合上缘,右手在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个手指在后壁进行均匀有节奏的按摩。协助医生完善检查,积极预防并发症。
2.3.4.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后,应安慰母亲安静休息,鼓励和协助母亲进食,密切观察母亲的血压、脉搏、子宫底部高度、子宫复合和出血,2小时后无异常可返回病房。
2.3.5.返回母婴室后,护理人员应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防止膀胱膨胀影响子宫收缩,协助指导母乳喂养,解释母乳喂养的优势,产褥期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纠正贫血,加强营养,保持情绪稳定,情绪舒适,有利于产后康复,婴儿生长。
3.讨论
3.1.产后出血直接危及产妇生命安全,抢救必须与时间赛跑。
3.2.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根据这些数据,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的患者占产后出血总量的75%。
3.2.1.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这组数据占产后出血的75%。在正常情况下,胎盘与子宫分离,使血窦开放出血,然后依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压力而关闭,使血流逐渐缓慢,形成血栓形成,停止出血。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延长分娩过程,或因难产、产妇体力丧失、镇静剂使用过多、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胞胎、子宫膨胀过大,或分娩次数过多、子宫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肌瘤等,可使子宫肌肉收缩功能不良,产后出血。
3.2.2.这组数据中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占12.5%,多由院外转移。在第三产程中,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部分与子宫壁分离,其他部分未剥离,或大部分未排出,留在子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和出血,也可能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壁,不能自然分离,剥离部分出血,出血往往很大。
3.2.3.这组数据中软产道损伤和裂伤占9.37%。产道撕裂也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发生大量出血。它通常发生在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分娩时,产道会不同程度地撕裂和撕裂。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大出血。如果实施会阴侧切,不注意止血,也会导致过度出血。
3.2.4.这组数据的凝血机制障碍占1.56%。如果产妇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可引起产后出血;重症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产后出血,临床上很少见,但后果严重。
3.2.5.本组数据产科弥漫性血管凝血(DIC)也常引起产后出血,DIC常发生在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子宫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如有上述疾病,应考虑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并提前做好救援准备。
3.2.6.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后镇静剂、剂使用过多,产程过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急慢性全身性疾病合并。
3.2.7.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妊娠、巨大胎儿、羊水过多、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合并子宫肌瘤,可影响子宫肌正常收缩;子宫肌水肿和出血,如妊娠高血、严重贫血、子宫胎盘中风、前轩胎盘附着子宫下段血窦不易关闭等。,可能会导致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
3.3.做好产前出血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适当的预防和治疗,对减少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数据显示,大多数产后出血患者都是高危妊娠患者,并且存在许多高危因素。产科工作人员应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因素,如:不良病史、产后出血史、人工剥离胎盘史、难产史、剖宫产史、多次以上妊娠史、2次以上流产史、子宫肌瘤史、肝炎、高血压、贫血、血液病史;妊娠期有双胎、羊水过多、胎儿巨大、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位异常等。;分娩期有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急产、难产、手术、剖宫产、胎盘滞留等。我们的产科护士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仔细观察病情,注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出血;必须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以确保救援的成功。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点是收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储存在宫腔或内,然后流出暗红色或凝块。急性失血性休克时,出现口渴、吹欠、眩晕、恶心、呕吐、易怒、胸闷、呼吸急促、寒冷 、脸色苍白,脉细弱,血压下降。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点是收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储存在宫腔或内,然后流出暗红色或凝块。急性失血性休克时,出现口渴、吹欠、眩晕、恶心、呕吐、易怒、胸闷、呼吸急促、寒冷 、脸色苍白,脉搏虚弱,血压下降。小量持续性出血不容忽视。
3.4.产后出血往往存在许多社会和心理因素,如隐瞒生育史、婚前生育史、人流史、经济困难者不愿意剖宫产(有手术指征)、因为我们想要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我们需要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孕妇进行深入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收集真实的信息,发现潜在的危险。根据这些数据,128例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收缩乏力。除生活和病理因素外,还有许多心理因素、产前和产时心理、精神紧张、担心分娩不顺利、胎儿是否正常。应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使孕妇能够以最佳心理接受分娩。
3.5.产妇出血高危因素与孕产妇保健水平的关系极为重要。保健水平越低,产后出血的风险越高。孕妇能否接受保健服务与自我保健意识密切相关。这个数据库显示,在家里分娩,在路上分娩,在车上分娩,没有进行产前检查。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健康知识和住院分娩的意义。提高国家卫生保健意识,对倡导“减消”项目工作,畅通“绿色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3.6.降低剖宫产率也是我们产科工作者应该强调的问题。剖宫产后,除子宫出血外,还有伤口出血,产后出血的风险更大。必须掌握剖宫产适应症,做好剖宫产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128例患者中有38例是剖宫产后出血,2例是子宫破裂引起的生命危险,由于及时治疗,可以挽救生命,表明子宫破裂引起的出血量大,止血困难,经常导致母婴死亡。产科人员应掌握子宫破裂的原因,观察和预防子宫破裂,特别是严格掌握催产素的应用指标,严格执行常规使用,密切观察和记录收缩,确保催产素的安全使用。
以上是关于产后出血的原因和护理问题的一些相关内容,我希望你能通过阅读本文进一步了解疾病,提醒孕妇朋友在生活中必须做定期的产前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