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红疹子反复出现,医生的一番话让家长傻了眼
最近天气雾蒙蒙的,明天也将会正式进入冬季,一细菌也将会慢慢袭来!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有湿疹的孩子又开始出现大面积的复发,剧烈的瘙痒让孩子休息不好,也让大人操碎了心。
家住西安蓝田的刘女士,经过几番打听才得知原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刘晓红主任在我院坐诊,特意带着自己五岁的儿子可乐(化名)来到我院找到了刘主任,可乐妈妈见到医生,激动地说:“自可乐满月起就出现了婴儿湿疹,每年反反复复,还得了鼻炎和哮喘,县城各医院都看了,都说可乐是过敏体质。中药西药吃了无数,病情也不见好转。”
刘主任一看患儿皮疹,患儿全身散发红色粟粒样丘疹伴红斑、脱屑、抓痕、血痂等,告诉患儿妈妈:这个是特应性皮炎,并不是一般的湿疹。
因此,按照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了几个疗程,可乐的病情逐渐好转,目前仍在我院治疗中....
特应性皮炎?什么鬼?
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率持续走高,诊断率却仍然较低。
它的特点主要有:
①容易发生过敏性哮喘、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
②对异种蛋白过敏;
③血清中IgE升高;
④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⑤表现为剧烈瘙痒,病程迁延,易于反复的特殊类型的湿疹样皮肤病。
生活中,很多人会将特应性皮炎误认为是湿疹。那么特应性皮炎和湿疹两者如何辨别呢?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都属于过敏性皮肤病,两者在皮损上相似,都有多形性损害。急性期以红斑、丘疱疹、糜烂、渗出为主,慢性期以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瘙痒性皮肤病。所以在防治原则上是相同的。
但是特应性皮炎在症状上,常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喉炎、过敏性角膜炎、哮喘等,并且具有家族性。
特应性皮炎根据年龄会有不同
1.婴儿期
好发于头面部,大片干燥红斑、丘疹,并伴有继发性小水疱性、渗出性及结痂性病灶。
2.儿童期
大部分发生在手臂前凹窝、腘窝部等四肢屈侧部位,(四弯风)手脚掌前端及颈部也是好发部位,比较严重的甚至可蔓延到全身。
3.成年期
以慢性期改变为主,皮肤慢慢增厚,四肢、手掌及脚掌都是常见的区域。
特应性皮炎为什么现在这么猖獗?
刘主任介绍,这种病在20年前的发病率大约是1%-2%,但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对人体皮肤免疫系统的刺激增加,发病率也跟着成倍增长。
特应性皮炎的病因是综合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遗传因素:在家谱分析和双生子研究中,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特应性体质和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特应性皮炎属于常染色体的优势遗传、多基因遗传疾病。如果父母一方有特应性素质,孩子有60%的机会成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如果父母双方均患,孩子患病的机会增加至80%。
2. 环境因素:特别是工业化程度、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是特应性皮炎发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3. 过敏原刺激:动物的毛发皮屑、花粉、霉菌和屋尘螨;食物中的鸡蛋、牛奶、花生、大豆、坚果、鱼和小麦等都可能诱发孩子过敏,导致特应性皮炎的发生。
//
针对特异性皮炎的
“十要”和“十不要”
//
十要
用温水和滋润性沐浴产品洗澡
穿宽松的棉织品
新衣穿前先洗一次
洗衣用液体洗涤剂而非洗衣粉
洗衣机多漂洗一次
勤剪指甲
睡觉时穿戴棉质手套、袜子
夏季开空调,避免过度出汗
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物
游泳后及时冲去含氯的池水,外涂润肤剂
十不要
不用热水和刺激性肥皂洗澡
不用收缩水和含酒精的化妆品
不穿沉重、粗糙、紧绷的衣服
不呆在过热、过冷和过于潮湿、干燥环境中
不参加引起过度出汗的体育活动
不要晒伤
不要沐浴过勤
不要猛烈搔抓或摩擦皮肤
不要有过度紧张的情绪
不在发病期间接触疱疹病人
皮肤科专家
刘晓红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原西安市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
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临床工作37年,在儿童皮肤领域28年,对儿童皮肤常见病、疑难危重症及整体专业发展方向上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在血管性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曾担任多届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学组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儿童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儿童皮肤亚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委员,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参与审编完成了中国医师协会儿童皮肤病医师培训教材《儿童皮肤病学》,现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