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揭开淋球菌耐药的秘密
20世纪40年代中期 ,青霉素是治疗淋病的首选药物 。随着青霉素的广泛应用,青霉素的广泛应用 ,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低 ,此后,耐药性逐渐增加。
1976年 ,青霉素酶淋球菌在美国和英国分离生产 ,这就是青霉素治疗淋病失败的原因。
1985年 ,四环素治疗无效、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球菌被美国鉴定出来。两年后 ,在《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中,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不再推荐青霉素和四环素作为治疗淋病的首选。最近的全球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结果发现 ,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也下降或耐药性 ,淋球菌耐药性已成为淋病防治中的一个棘手问题。
淋球菌耐药菌株在某一地区产生后 ,它可以在当地、一个国家和不同国家迅速传播。即使是淋病患者也是第一次感染 ,也不适合使用非常有效的抗生素 ,如青霉素。一般地说 ,在某一地区 ,当耐药性监测数据表明某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大于 5%时 ,这种抗生素不应被视为首选药物 ;当耐药性大于时 10%时 ,这种抗生素应该停止使用。
中国淋球菌耐药性监测数据显示 ,淋球菌对青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性更为常见 ,许多城市和地区检测出青霉素酶淋球菌 ,其中,成都和重庆检测阳性率较高 ,耐药菌检出率在上海和南京也呈上升趋势。因此 ,治疗淋病不再需要青霉素和四环素。在我国卫生部发布的性病治疗推荐方案中 ,建议使用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或头孢噻啶治疗无并发性淋病 ,但 环丙沙星药物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孕妇和肝肾功能不良者。值得一提的是 ,耐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如环丙沙星 )淋球菌已出现在我国 ,耐药菌株率逐年上升 ,常常导致治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