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连云港性病医院 >> 医院动态 >> 艾滋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艾滋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23-11-21 19:23:28 连云港性病医院

1.艾滋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期 HIV通常经过两个时期,从感染到发病。

(1)前驱症状期:大多数患者会表现出发烧、疲劳、盗汗、咽痛、吞咽困难、食欲不振、腹泻、体重减轻、淋巴结、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前驱症状,称为艾滋病相关复合征(AIDS-ralated complex),有人称之为艾滋病早期(pre-AIDS)或无临床依据的血清转换期(clinically inevident seroconversion)。在此期间,由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生长在脑脊液中,可发生自限性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很少见。在此期间,由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生长在脑脊液中,可发生自限性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很少见。

(2)艾滋病全盛期(full-blown AIDS):这一时期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除了HIV对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直接作用外,还有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易发部位为肺、胃肠道、眼、皮肤、神经系统)。

2.临床类型的HIV感染 神经系统HIV感染的表现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神经系统HIV原发性感染:临床40%~50%AIDS患者有神经系统表现,10%~27%尸检发现80是首发症状%上述AIDS患者神经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①神经系统艾滋病毒急性原发性感染:主要为急性无菌性脑膜炎,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呕吐和脑膜刺激,脑脊液只有轻微淋巴细胞增加和中度蛋白质增加,类似于其他病毒性脑膜炎。少数为急性脑膜脑炎、急性精神症状、意识障碍、短暂昏迷、抽搐等脑损伤表现,脑电图显示弥漫性异常和癫痫放电。CT扫描正常。此外,单脑神经炎、急性上升性或横贯性脊髓炎、炎性周围神经病也可发生。上述神经系统表现为HIV感染的首发症状,也可发生在AIDS相关复合征的同时或以后。大多数患者的急性症状可以在几周内消失,但神经系统感染仍然存在,可以发展为亚急性或慢性感染。

②HIV慢性原发性感染

A.AIDS痴呆综合征(AIDS dementia complex,ADC):它是AIDS全盛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表现,约见于20%AIDS患者,早期约有1/3的患者出现本征,晚期约有2/3的患者出现本征。以前称为亚急性或慢性HIV脑炎,又称AIDS脑病或脑炎。这种变化可能是疾病的主要或唯一表现,是皮质下痴呆症的隐性攻击进展。早期表现思维减慢、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冷漠、语言障碍等,也可能出现运动功能异常、肢体运动不协调、共济失调、双眼扫视运动障碍。晚期可出现严重痴呆、无动性沉默、运动障碍和截瘫伴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沉默是晚期疾病的突出表现。儿童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痉挛性无力,进而损害大脑的生长发育。本征的病理基础是弥漫性多灶性脑白质疏松症,伴有少量淋巴细胞、成簇泡沫巨噬细胞和血管周围的多核细胞。脑脊液可正常或蛋白质含量和淋巴细胞轻微增加,HIV抗体存在,HIV病毒培养可呈阳性。弥漫性慢波的脑电图。颅脑CT和MRI表示皮质萎缩和脑室扩张,片状或弥漫性白质病变可在诊断中发挥作用。

B.气泡样脊髓病(vacuolar myelopathy):常见病变是艾滋病尸检。以脊髓白质空泡样变性为表现形式的脊髓病与亚急性变性有些相似,常与AIDS痴呆综合征并存,也可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单独出现。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常伴有深度感觉障碍和感觉共济失调。绝大多数患者在几周到几个月内完全依赖轮椅,少数患者在几年内无痛。脊髓性肌阵挛可发生在个别患者身上。其病理变化与亚急性联合变性相似,主要是脊髓白质空泡样变化,胸髓后索和侧索最为明显,常伴有脊髓肿胀或髓鞘脱失。原位杂交技术或分离培养HIV阳性。

C.周围神经病:15左右%艾滋病合并周围神经损伤,尸检周围神经异常可达35%。临床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的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为明显的感觉异常和感觉迟钝。HIV病毒已经从周围神经中分离出来,首次证明病变是病毒性多神经炎。此外,还有多发性单神经病、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感觉共济失调性神经病和进行性疼痛性神经根病。

D.肌病:以炎症性肌病为表现形式的肌肉损伤已在AIDS中报道,可发生在AIDS的任何阶段。临床上很少见。表现为亚急性疾病的近端无力和肌肉萎缩。血清肌酶增加。肌肉活检表明炎症细胞浸润在血管周围、肌束膜或间质周围。

(2)AIDS继发性神经系统的表现:除了HIV感染对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外,AIDS患者还可能出现许多其他机会性病变,包括局灶性病变和弥漫性病变。机会性感染似乎更喜欢某些特定的疾病,如弓形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隐球菌病、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以及不常见的结核病感染。有些病例并发梅毒感染。一般情况下,卡氏肺囊虫感染和Kaposi肉瘤并不累及神经系统。弓形虫病是局灶性病变中最常见的,其次是淋巴瘤;巨细胞病毒和隐球菌感染是弥漫性病变中最常见的。

①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

A.弓形虫病:在广泛使用抗原虫药物之前,弓形虫是AIDS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在AIDS尸检病理报告中,大约有13种%发现弓形虫引起的炎性坏死病变。脑弓形虫病是最常见的局灶性并发症,是亚急性疾病、慢性进行性发展、偏瘫、失语症癫痫、脑干、小脑或基底核症状和体征。脑脊液通常蛋白质含量增加,可达50%~200mg/dl,细胞增多变化发生在三分之一的病例中。弓形虫DNA可以通过PCR检测到。单个或多发性块状病变可见于颅脑CT和MRI的增强,并有环形增强。确诊取决于脑活检。如果应用抗弓形虫治疗几周后仍不能缩小AIDS患者的脑病变,则应考虑其他原因,主要是淋巴瘤。

B.真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和单个隐球菌肉芽肿病变是艾滋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真菌并发症。脑膜炎或脑膜炎的症状似乎不明显,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蛋白质和糖很少异常。由于这些原因,必须用印度墨水染色、抗原检查和真菌培养才能找到脑脊液隐球菌感染的证据。

C.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和脊髓炎。在尸检病例中,发现约三分之一的AIDS患者有巨细胞病毒感染,脑炎可能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伴有癫痫、意识不清、明显腰脊神经根炎。死者生前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难以确定。由于脑脊液培养通常为阴性,抗体滴度非特异性升高,脑活检和病毒分离有助于诊断。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AIDS相对罕见的并发症,但一旦发生,病情相当严重。表现为脑白质多灶性损伤,类似于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也可表现为偏瘫脑血管炎或罕见脊髓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与ⅡAIDS患者的大脑中也存在类型,但它们之间的临床关系尚不清楚。多瘤空泡病毒引起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D.细菌感染:分枝杆菌、利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引起各种脑膜炎,其中结核分枝杆菌和细胞内无色分枝杆菌感染较为常见。

E.梅毒感染:AIDS患者中梅毒性脑膜炎和脑膜血管梅毒的发病率较高。根据脑脊液细胞计数来判断梅毒螺旋体是否不可靠。诊断完全取决于血清学检查。

(3)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性肿瘤:

①原发性淋巴瘤约5:%AIDS患者患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在临床和影像学上难以识别弓形虫病。脑活检需要确诊。该病预后不良,大多数患者在6个月内死亡。

②Kopasi肉瘤:非常罕见。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时,大多伴有其他内脏受到影响,肺部广泛转移。临床上有局灶症状,CT有局灶性损伤,常伴有脑弓形虫病、隐球菌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

AIDS在世界各地的发病率和亚洲的发病率都在增加,所以AIDS的可能性应该考虑在诊断不明原因的神经系统疾病时。AIDS神经综合征的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学、病毒学和影像学进行综合判断。诊断主要依靠神经活检、HIV抗原和抗体测定。

出诊医生更多
热门文章更多>>
  • 在当今社会,尖锐湿疣不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它不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复发率也很高。尖锐湿疣本身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对患者的危害不容小嘘,
  • 1.艾滋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期 HIV通常经过两个时期,从感染到发病。(1)前驱症状期:大多数患者会表现出发烧、疲劳、盗汗、咽痛、吞咽困难、食欲不振
  • 国内权威性疾病专家表示,尖锐湿疣的准确诊断不仅是有效治疗疾病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治果的重要前提。如果采用落后的诊断技术误诊疾病,患者将遭
  •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中,尖锐湿疣由于其复发性强,导致许多患者经过多次治疗后复发。专家表示,患者复发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患者出现症状时不及时
  • 梅毒绝大多数是通过性传播的。临床上有四期梅毒,分别是一、二、三、四期梅毒。不同类型的疾病是不同的。梅毒对人体危害很大,所以大家都想远离梅
  • 出诊医生
    医院动态更多>>
    特色医疗更多>>
    预约平台
  • 专家咨询热线
  • 来院路线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591200举报邮箱:tousu@xywy.com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0101101081513 京ICP备10047209号-1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8-0306 Copyright ©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