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辽阳妇产医院 >> 医院动态 >> 孕产妇易猝死 注意产前产后产中的高危因素

孕产妇易猝死 注意产前产后产中的高危因素

发布时间:2023-11-15 15:26:28 辽阳妇产医院

2011-12-01全球医院网

母亲的伟大不仅在于她在10月份怀孕生下我们,还在于孕妇猝死的风险。对于怀孕期间的妇女来说,产前、产中和产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她们的生命构成威胁。

数据显示,孕妇猝死约占孕妇诊断死亡的5%%。专家指出,预防猝死的关键是做好产前检查。在整个怀孕和分娩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永远不要提出自己的建议。患有疾病的孕妇应更加警惕,注意怀孕期间的异常症状。特别是对于一些高风险因素,我们应该更加注意。

孕妇容易猝死 注意产前产后产中的高危因素

1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孕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专家介绍,产后出血往往突然发生,有时难以预先估计,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前置胎盘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

预防措施:有产后出血史、有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和有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提前入院分娩,检查血型,让医生准备血液,防止分娩时发生事故。

2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导致急性肺栓塞、休克等。“致命危机”,其诱因包括胎膜早破、宫缩过强、前置胎盘等。羊水栓塞很少见,但死亡率极高,为70%~80%。

预防措施:孕妇应记住预产期,避免过期妊娠。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胎儿在预产期已经成熟,其代谢物将直接排入羊水中。胎儿在子宫内停留的时间越长,羊水中的代谢物就越多。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血较多,羊水的内容物可以沿着这些血管的破裂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导致羊水栓塞。

3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在妊娠期,是孕妇产前检查需要监测的关键疾病之一。妊娠期高血压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心力衰竭等疾病,导致猝死。

预防措施:控制怀孕期间体重的增长速度。整个怀孕期间体重增加约12.5公斤。瘦的人可以增加约15公斤,胖的人只能增加5公斤~10千克。定期到医院做产前保健,每次测量体重、血压,检查尿常规,检查是否有尿蛋白。注意孕妇营养均衡,定期补充钙,确保蛋白质食物(牛奶、瘦肉和鸡蛋)的摄入,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E、维生素C、铁和钙。注意孕期保健。建议28周后每天中午左侧卧位30分钟左右,有利于增加回心血量,减少下肢水肿。

4 心脏病合并妊娠

孕妇的总容血量比怀孕前增加了30%%~45%,产后,子宫收缩使部分血液进入身体循环,怀孕期间组织间滞留的体液也回到身体循环。因此,产后三天内的心脏负担较重。对于妊娠期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可能发生在妊娠晚期和分娩后3天内,导致猝死。

预防措施:在怀孕期间,加强心脏监测。如果你脸色发青,呼吸困难,晚上不能平躺或痰中有血丝,这是早期心力衰竭的表现。你应该立即去医院治疗。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孕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动,防止情绪激动,每天至少睡10个小时。严格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4天~5克。预防贫血、低蛋白血症,早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5 肺栓塞

肺栓塞发生在产褥期(分娩期),因为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血状态,再加上产后长期卧床等危险因素,很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统计数据显示,孕妇肺栓塞的概率是非孕妇的5倍。

预防措施:孕妇应早起,卧位时抬起下肢。密切观察下肢是否有疼痛、麻木、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并尽快就医。(负责编辑:凳子)

出诊医生更多
热门文章更多>>
  • 许多妇女在分娩后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妇女在分娩后不注意卫生和饮食,她们将在分娩期间患上产褥感染。这是一种不利于产后妇女恢复的疾病。产褥感
  • 双胞胎出生时体重不足2。5公斤,他们的生活能力低,抵抗力差。因此,双胞胎应该像早产儿一样对保温、喂养和预防有严格的要求。 医院生产的双胞胎应
  • 2011-12-01全球医院网母亲的伟大不仅在于她在10月份怀孕生下我们,还在于孕妇猝死的风险。对于怀孕期间的妇女来说,产前、产中和产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因
  • 一次怀孕可以得到两个孩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它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母亲处于过载状态。如果调整不合理,就会出现许多并发症,导致孕妇、胎儿和
  • 正常妊娠期间,羊水量随妊娠进展而增减。怀孕36-38周时,羊水量增加到1000毫升左右,然后逐渐减少,足月时约800毫升。在怀孕的任何时候,羊水量超过2
  • 出诊医生
    医院动态更多>>
    特色医疗更多>>
    预约平台
  • 专家咨询热线
  • 来院路线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591200举报邮箱:tousu@xywy.com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0101101081513 京ICP备10047209号-1 网站地图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8-0306 Copyright ©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