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易猝死 注意产前产后产中的高危因素
2011-12-01全球医院网
母亲的伟大不仅在于她在10月份怀孕生下我们,还在于孕妇猝死的风险。对于怀孕期间的妇女来说,产前、产中和产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对她们的生命构成威胁。
数据显示,孕妇猝死约占孕妇诊断死亡的5%%。专家指出,预防猝死的关键是做好产前检查。在整个怀孕和分娩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配合医生,永远不要提出自己的建议。患有疾病的孕妇应更加警惕,注意怀孕期间的异常症状。特别是对于一些高风险因素,我们应该更加注意。
孕妇容易猝死 注意产前产后产中的高危因素
1 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是孕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专家介绍,产后出血往往突然发生,有时难以预先估计,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不良、前置胎盘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
预防措施:有产后出血史、有出血倾向性疾病(如血液病、肝炎等)。)和有多次刮宫史的产妇应提前入院分娩,检查血型,让医生准备血液,防止分娩时发生事故。
2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导致急性肺栓塞、休克等。“致命危机”,其诱因包括胎膜早破、宫缩过强、前置胎盘等。羊水栓塞很少见,但死亡率极高,为70%~80%。
预防措施:孕妇应记住预产期,避免过期妊娠。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胎儿在预产期已经成熟,其代谢物将直接排入羊水中。胎儿在子宫内停留的时间越长,羊水中的代谢物就越多。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血较多,羊水的内容物可以沿着这些血管的破裂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导致羊水栓塞。
3 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在妊娠期,是孕妇产前检查需要监测的关键疾病之一。妊娠期高血压治疗不及时,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心力衰竭等疾病,导致猝死。
预防措施:控制怀孕期间体重的增长速度。整个怀孕期间体重增加约12.5公斤。瘦的人可以增加约15公斤,胖的人只能增加5公斤~10千克。定期到医院做产前保健,每次测量体重、血压,检查尿常规,检查是否有尿蛋白。注意孕妇营养均衡,定期补充钙,确保蛋白质食物(牛奶、瘦肉和鸡蛋)的摄入,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E、维生素C、铁和钙。注意孕期保健。建议28周后每天中午左侧卧位30分钟左右,有利于增加回心血量,减少下肢水肿。
4 心脏病合并妊娠
孕妇的总容血量比怀孕前增加了30%%~45%,产后,子宫收缩使部分血液进入身体循环,怀孕期间组织间滞留的体液也回到身体循环。因此,产后三天内的心脏负担较重。对于妊娠期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可能发生在妊娠晚期和分娩后3天内,导致猝死。
预防措施:在怀孕期间,加强心脏监测。如果你脸色发青,呼吸困难,晚上不能平躺或痰中有血丝,这是早期心力衰竭的表现。你应该立即去医院治疗。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孕期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动,防止情绪激动,每天至少睡10个小时。严格限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4天~5克。预防贫血、低蛋白血症,早期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5 肺栓塞
肺栓塞发生在产褥期(分娩期),因为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血状态,再加上产后长期卧床等危险因素,很容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统计数据显示,孕妇肺栓塞的概率是非孕妇的5倍。
预防措施:孕妇应早起,卧位时抬起下肢。密切观察下肢是否有疼痛、麻木、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并尽快就医。(负责编辑: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