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澄清】前列腺钙化需要「排石治疗」吗?吴自军医生:过度治疗可能适得其反
在前列腺疾病的诊疗中,不少患者将前列腺钙化与前列腺结石混为一谈,甚至盲目尝试 “排石治疗”。四川泌尿外科医院吴自军医生指出,这种认知误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因过度治疗损害健康。澄清真相,才能科学应对前列腺钙化。
吴自军医生强调,前列腺钙化与前列腺结石本质不同。前列腺结石是前列腺腺管内形成的坚硬结石,可引发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时需手术干预;而钙化只是前列腺组织中钙盐沉积形成的微小瘢痕,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也不会像结石一样移动或堵塞腺管。临床数据显示,80% 以上的前列腺钙化属于生理性改变,无需特殊处理,仅需定期随访观察。部分患者轻信 “排钙化” 偏方,服用大量草药或尝试体外碎石,不仅无法消除钙化灶,还可能损伤肝肾功能,甚至引发血尿、感染等并发症。
“盲目治疗源于对疾病的恐惧与误解。” 吴自军医生解释,许多患者担心钙化会发展为前列腺癌或其他严重疾病。事实上,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前列腺钙化会直接致癌,但如果钙化合并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则需针对原发病规范治疗。例如,通过抗生素控制炎症、α 受体阻滞剂缓解排尿症状,配合坐浴、微波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根源上减轻钙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对于疑似恶变的钙化灶,需通过 PSA 筛查、穿刺活检等手段明确诊断,而非贸然进行 “排钙化” 治疗。
“理性应对才是正确之道。” 吴自军医生建议,无症状的前列腺钙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久坐、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同时每年进行前列腺超声和 PSA 检查,动态监测健康状况。若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干预。通过科学认知与规范管理,多数患者完全可以与前列腺钙化 “和平共处”,避免因过度治疗承受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