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为什么会在这个秋天找上你?南宁东大医生告诉你
入秋了,患痔疮的人正在慢慢增多……甚至有老痔友反馈说,咳着咳着竟然脱出痔疮了?
南宁东大中医肛肠医院专家解释道:这是因为秋季上呼吸道感染增多,从而引发咳嗽,而咳嗽往往会导致腹压增高,腹压增高正是引起痔疮发作的一大诱因。
从传统的中医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人的汗液蒸发快,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干燥症状,比如嘴唇干燥、嗓子干疼、便秘等,以及恼人的痔疮。
秋季干燥,痔疮易犯?
痔疮的发病率通常与气候变化有关,也跟人们饮食习惯转变有关。
为什么秋冬季后,就开始容易长痔疮了呢?
南宁东大中医肛肠医院医生:中医认为,秋季时节空气湿度小,津液匮乏,会引起大便干燥,如果同时下焦有热,就容易引起痔疮。
简单概括,主要两个原因。一是秋燥引起的“津液匮乏”,夏天高温人们重视补水,但干燥的秋冬季反而不那么重视,缺水引发了便秘以及痔疮。二是“下焦有热”,以熬夜和吃辣为主,事实上,临床上痔疮反复发作的就是那些喜欢熬夜和吃辣的人。
此外,痔疮的发作还可与很多人在秋后减少摄取新鲜瓜果有关。
痔疮:说不尽的“血与痛”
我们知道,痔疮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内痔、外痔、混合痔。
内痔分为四期:一期无脱垂;二期脱出可自行还纳;三期脱出需手动还纳;四期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外痔则长在皮肤外侧,混合痔顾名思义即内外痔兼有。
说起痔疮,有太多的话要吐槽……
一是长痔疮痛,又痒又痛,站着不是坐着不是,走路还难受。
二是痔疮容易长,所谓“十人九痔,十女十痔”,上火、老化、怀孕、腹泻都可能得痔疮。
三是痔疮不容易断尾,很多人好了又犯,反反复复总是不能彻底痊愈,你以为做了切除手术就没事了?
总之,痔疮虽不是大病,但一定不以放松警惕,要积极、及时调理改善,否则很容易越来越严重。那些老痔友们都清楚,痔疮发作起来是多么的痛苦!
由痔疮导致的便血、疼痛、肿胀、瘙痒等症状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贫血、身体虚弱、诱发肿瘤等严重并发症。
其实,入秋仅仅是开始进入痔疮的“高发期”,整个秋冬季的痔疮发病率都相对较高。
痔疮虽然痛苦,但如果能在发病前以及发病早期做好防治工作,基本可以杜绝。多事之秋,“痔”少要做到以下8点:
1、多喝水、多吃粗纤食物
喝水可软化肠道里的大便,粗纤食物(绝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以及未经精加工的谷类和薯类等)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有便秘的可以多喝温盐水和蜂蜜水。
2、不要久蹲
蹲厕时保持的姿势可使痔静脉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引起或加重痔疮症状,因此千万不要边上厕所边看书读报。
3、多活动,勿久坐久站
每坐45分钟起来活动5分钟,可有效减轻痔疮症状;也不要久站,久站负重也会引起静脉充血。
4、勿提重物
提重物也会引起腹压升高,引发痔疮,因此应避免过度用力。
5、便后洗干净屁股
痔疮病人便后应使用柔软的卫生纸擦干净屁股,有条件的话,最好用水清洗屁股,清洁可防痔疮发作。
6、控制体重,饮食切记过饱
体重过重,下肢压力过大,也容易发生静脉曲张,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引起或加重痔疮症状;饮食过饱,也会使腹压增高而致痔疮发作。
7、勿抓挠患处
痔疮的部位有时会发痒,切勿去挠,挠破的痔疮会受感染而加重。
8、孕妇睡觉多翻身、左侧睡
孕妇是痔疮的高发群体,可尝试每4~6小时翻一次身,最好朝左睡,这样可以减轻下半身重量对重要血管的压力。
另外,提肛运动、腹部按摩、深蹲起立、骑自行车等运动可加强腹部运动,促进胃肠蠕动,都是日常防治痔疮的有效方法,不妨试试吧!南宁东大中医肛肠医院是一所专门治疗肛肠疾病的医院,集临床、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大型肛肠医院,对治疗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窦炎等肛肠疾病具有多年临床经验,治愈很多患有肛肠疾病的患者,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