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要注意哪些情况的处理
专家指出,产褥期母亲的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属于生理范畴,但子宫伤口大,乳腺分泌功能强,易感染等病理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正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产褥期应注意哪些情况?
一、产后2小时内处理
产后2小时内容易出现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产妇应在产房内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观察的重点是血压、脉搏、子宫收缩、出血、宫底高度和膀胱充盈。
二、饮食护理
产后1小时,产妇可以进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然后进入普通饮食。食物应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并有足够的热量和水。应该多吃蛋白质和汤,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铁。
三、大小便处理
产后尿量显著增加,产后4小时内应让产妇排尿。如有排尿困难,除鼓励产妇坐起来排尿,缓解产妇对排尿引起疼痛的担忧外,还可选择以下方法:①听流水声,用热水熏洗外阴,用热敷下腹刺激膀胱收缩。②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③明0.5~1.0毫克或加兰他敏2.5mg。
孕妇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并尽快起床,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如果便秘发生,可口服缓泻剂、开塞露塞或温肥皂水灌肠。
四、观察子宫复旧和恶露
产后应每天同时测量并记录子宫底部的高度。检查前,母亲应小便并按摩子宫。
宫底下降缓慢为子宫复旧不良,可服用益母草流浸霜或生化汤。每天观察恶露的数量、颜色和气味。恶露的数量增加,颜色变红,持续时间延长。如果子宫复旧不良,应给予子宫收缩剂;当恶露有异味或子宫压痛时,多为产褥感染,抗生素应控制感染。
五、外阴治疗
产后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25000高锰酸钾液‰苯扎溴铵液每天清洗外阴2~3次,大便后再清洗1次。会阴水肿者,用95%乙醇或50%镁湿热敷,产后24小时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如果会阴有缝线,每天检查伤口是否有红肿、硬结和分泌物,产后3~5天拆线。如果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或扩张。
六、治疗
推荐母乳喂养,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产后半小时开始母乳喂养,虽然母乳量较少,但可以通过新生儿吮吸动作刺激泌乳。放弃定期母乳喂养,实施按需母乳喂养。产后24小时内,每1~3小时母乳喂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