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淋病的治疗方案
淋病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传染病。
孕期淋病对母婴危害极大。妊娠任何阶段的淋菌感染都会影响妊娠预后。妊娠早期,淋菌性盆腔炎、感染性流产和人工流产后感染易发生在包括蜕膜和真蜕膜完全融合闭塞宫腔之前;妊娠中期发展为传播性淋球菌感染,导致胎膜早破;分娩期母婴垂直传播可导致新生儿淋菌性眼结膜炎、角膜溃疡甚至失眠。同时,产妇抵抗力下降,分娩时软产道损伤出血,淋病易扩散,引起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等,成为产褥感染的重要原因,严重者可引起产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近年来,由于耐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淋球菌株数量不断增加,淋病的治疗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淋球菌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引导淋球菌的选择,避免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可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抗生素。淋病治疗的标准是治疗结束时症状体征消失,尿液澄清,不含淋病丝和脓细胞,治疗结束后4~7天重复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如阴性,每月1次,连续3次,阴性治愈,如阳性必须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或药物敏感性试验,然后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加强产前检查和妊娠监测,及时规范抗淋球菌治疗,一般可预期足月分娩,尽量减少对妊娠预后的影响。
妊娠期淋病的治疗方案包括:
(1)分娩期的治疗首先是分娩方式的选择:妊娠晚期和分娩前后应反复涂抹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或培养检查,尽快发现感染。如果产前未治愈或再次感染,剖宫产是合适的。其次,注意正确处理分娩过程,严格消毒,纠正胎儿宫内缺氧,处理新生儿窒息,产后给予抗生素,防止淋球菌或其他细菌引起的产褥感染。第三,淋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应隔离观察,出生后预防性为1%银点眼。如果淋球菌感染是通过眼分泌物培养或涂片确认的,必须住院治疗。静脉滴青霉素钠10万u//(kg?d),分1~2次,至少5次~7天,同时加强眼部护理:外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可交替滴青霉素和氯霉素眼药水,涂抹0.5%红霉素眼膏或1%四环素眼膏。
(2)无并发症的单纯性淋病(如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前庭腺炎等。):①头孢三嗪肌注250mg,1次/d,7天为1个疗程。这是首选方案,本组有5例选择此治疗方案,较好。②羟氨苄西林钠1~1.5g,口服,2次/d,与此同时加入丙磺舒1g,口服,更好,本组有2例选择此方案。③头孢噻肟钠3~5g,静脉滴注,1次/d,7~10天为1个疗程,本组有1例选择此方案。④壮观霉素2g,肌肉注射,1次/d,本组共2次,2例。⑤合并衣原体感染者可同时口服500毫克红霉素,4次/d,7天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