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产褥感染的常见原因
产褥期是指胎盘分娩到产妇除外全身器官恢复接近未孕状态的一段时间,一般需要6~8周。此时,全身系统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妊娠疾病和分娩损伤,体力消耗明显,抵抗力低,生殖道易感染病原体,引起局部和全身炎症变化。产褥期感染是指分娩和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轻度炎症局限于生殖道,严重者引起脓毒血症、败血症,危及产妇生命。产褥感染的发病率约为1%~7.2%。虽然近20年来,随着新抗生素的出现,产褥期感染引起的产妇死亡显著减少,但由于细菌耐药菌株的出现,治疗增加了新的困难。到目前为止,产褥感染仍然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产褥感染的常见原因如下:
1.妊娠期生殖道感染是孕妇最常见的疾病,按感染比例为BV(细菌性疾病)、VVC(外阴假丝酵母病)、BV常见滴虫性炎和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近年来,研究表明,妊娠合并BV会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绒毛膜羊膜炎和产褥感染的风险。据报道,磷脂酶A2和C可以产生与BV相关的致病菌、粘多糖酶、唾液酸酶、胶原酶、IgA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等。这些酶帮助致病菌穿透宫颈粘液屏障进入宫腔,降低胎膜的弹性和强度,导致胎膜破裂、宫腔感染和胎儿感染;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促进胎膜和蜕膜释放花生四烯酸,促进前列腺素(PG)的合成,增加PG会导致子宫收缩,导致早产。破膜后现有感染进一步加重,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增加产褥感染的可能性。破膜后现有感染进一步加重,可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增加产褥期感染的可能性。据报道,早产胎膜早破约有40种%羊膜绒毛膜炎的临床症状。
2 .妊娠期有并发症或并发症 有文献表明,妊娠并发症容易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局部组织水肿、血液循环不良、凝血机制不全等,影响术后和会阴切口愈合,成为产褥感染的高危因素。此外,胎膜早破后,和宫颈细菌容易进入宫腔,增加了宫腔感染的几率;此外,一些胎膜早破本身是由感染引起的。此外,产妇抵抗力降低,因此更容易发生产褥感染。
3 .产科检查或操作不当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暴露下降,第一产程医务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他们需要增加检查的次数或检查,这不仅会增加产妇的疼痛和不适,还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分娩时会阴撕裂伤者、胎盘残留、胎盘徒手剥离、宫腔探测等都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4 .外源性感染 各种医疗器械在手术助产和剖宫产过程中的使用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有文献表明,设备的消毒灭菌是否完全与产褥感染有关;如果助产器械和敷料消毒不严格,细菌可以带入和子宫。部分小医院待产室和分娩室空气净化消毒不符合要求,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手术视野和各种医疗器械空气污染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长期手术伴有创伤扩张、出血和局部血肿,降低全身和局部阻力,大大提高产褥感染的可能性。
5 .产后过早 有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的伤口应该在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剖宫产伤口需要70d才能完全愈合,很多女性在分娩后不到6周就恢复了。由于分娩减少或破坏女性生殖道的防御功能和自净作用,增加病原体侵入生殖道的机会;此外,由于子宫内膜伤口没有愈合,过早的很容易引起细菌入侵,导致产褥期感染。
6 .不正确的生活护理观念 我国农村地区的一些“坐月子”习俗,如不洗头、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脚、不洗下半身等,很容易引起产褥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