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探源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不正当、吸毒和母婴遗传四种方式传播。人体内艾滋病毒的潜伏期平均为12~13年。到目前为止,国际医学界还没有有效的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方法。因此,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确定“世界艾滋病日”
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在伦敦召开了“全球艾滋病预防计划”部长级高级会议。本次会议提出,1988年是艾滋病全球预防和治疗的一年;12月1日被称为世界艾滋病日,作为世界宣传艾滋病预防和治疗的日子(更准确地说,“世界与艾滋病作斗争日”)。未来,每年12月1日将被视为“世界艾滋病日”,呼吁全世界人民采取行动,共同对抗艾滋病。呼吁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世界艾滋病日”的目的
“世界艾滋病日”有四个目的:
第一:让人们知道艾滋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控制和预防。
第二:让大家知道,预防和治疗艾滋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都患有疾病,一些艾滋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和无辜的。
最后一个目的是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艾滋病防治计划,以唤起全球人民的共同行动来支持这项工作。
历届“世界艾滋病日”主题
自世界艾滋病日成立以来,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
1988年 全球讨论,征服有期
1989年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
——让我们互相照顾
1990年 妇女和艾滋病
1991年 共同迎接艾滋病挑战
1992年 全社会预防艾滋病的责任
1993年 时不我待,行动起来
1994年 艾滋病及家庭
1995年 共享权益,共享责任
1996年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希望
1997年 生活在艾滋病世界的儿童
1998年 青少年:面对艾滋病的生力军
1999年 倾听、学习、尊重
2000年 男人,责无旁贷
2001年 你我同参与
2002年 互相关心,分享生活
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它一直处于艾滋病大规模爆发的前夕。联合国卫生组织的官员推测:“泰国和印度是亚洲最受欢迎的艾滋病地区,下一个可能是中国。”。
虽然抗HIV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治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HAART)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血浆病毒载量降低到可以检测的水平以下,但停药后的反弹和严重的毒副作用尚未得到解决;基因治疗显示了其抗病毒的潜力,一些研究成果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基因转移效率低下。目前,外源载体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病毒的逃逸变异仍然是主要障碍,对HIV感染宿主细胞辅助受体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要彻底根除体内病毒,未来抗HIV的治疗可能会像HAART本身一样结合或延续多种方案。要彻底根除体内病毒,未来抗HIV的治疗可能会像HAART本身一样结合或延续多种方案。
人类与艾滋病毒的斗争已经20多年了,但在当今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高度发展中,仍然没有开发出理想的疫苗,主要原因是艾滋病毒株的多样性和易变性。艾滋病毒疫苗研究的重要挑战之一是进一步了解感染诱发免疫反应的机制,找出强大而持续的免疫原,改进对各种免疫反应的评价。